close




土耳其最著名的卡巴德基亞地區是由附近二座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火山-ErciyesHasan於三百萬年前左右爆發後,大量的火山灰、岩漿覆蓋了當時的高原,經百萬年的風吹、雨淋等侵蝕作用,成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壯闊的山谷間形形色色的奇岩怪石拔地而起,讓人有置身於另外一個星球的錯覺!

接觸空氣面堅硬卻易於挖掘的凝灰岩(tufa)地質和特殊的風化地形,使得此地成為早期基督徒躲避宗教迫害的避難所,他們不斷往下挖,建立了巨大如迷宮般的地下城,幾處現今開放參觀的地下城不僅生活機能完整,有的甚至可同時容納二萬人避難,地面下令人訝異的程度絕對遠超過地面上百萬年風化形成的地貌。

 

 

遺世獨立的卡巴德基亞四世紀時受到大規模僧侶團體的青睞,隱居苦修的僧侶們也紛紛利用凝灰岩的鬆軟,建立起地上洞穴居所和世上獨一無二的洞穴教堂,並在教堂內留下色彩鮮明、畫風質樸的聖像溼壁畫。可別以為洞穴裡低溫潮溼,由凝灰岩打造的洞穴屋,不僅乾燥,還有冬暖夏涼的特性,常年溫度能維持在攝氏十八度左右,所以不難想像為什麼釀酒場會出現在逃難專用的地下城!

 

  隨著時空移轉,原本避難、苦修用的洞穴設計搖身一變,成了大受歡迎的洞穴旅館、餐廳,遊人趨之若鶩,我們當然也不免俗的前來朝拜一番。

UCHISAR KAYA HOTEL仿中古世紀的木造大門安靜的貼在斜坡邊上,低調的讓人一不小心就與之錯身;隨著紅毯步入旅館,首先看到由石拱門劃開的接待區與大廳,說是大廳,其實精巧,古式吊燈、藤製沙發、穿著白紗的拱形落地窗與窗外的風化奇景共同交織出優雅的氛圍;孔武有力的行李員們訓練有素的提著行李就往樓下鑽,踏著柔軟厚實的地毯,咱們也一層層地跟著往下,天然的建材與極簡設計在質樸中透露著時尚感。

  

打開房門,迎面而來的是一股乾燥而溫暖的空氣和旅館內少不了的拱形設計,散發著淡淡的地中海風味,半圓形落地窗的另一頭有隻水藍色的大鯨魚、木躺椅、遮陽傘、酒吧、盪秋遷、翹翹板和花花草草的小玩意兒為房內注入一股清新的活力。回過神看看房內,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二張舖得完美的白色單人床,小巧的梳妝檯、衣櫥、牆上的液晶電視、直立式暖氣機與現代化的浴室裝潢…,有一時半刻我都忘了自己身處洞穴,唯有牆上那些凹凹凸凸排列整齊的鑿痕時不時的提醒我,好奇的用指甲一摳,哇!用點力還真能摳下一些碎石子粉什麼的,不敢再調皮,免得這1968年起由Club Med集團一手創立的高級旅館要毀在我手裡! 


         三層式的UCHISAR KAYA,門口、大廳和餐廳都在最高層,層層都有房間,但洞穴房則大多在B2,想看旅館最美的view、拍到最棒的照片,還是得乖乖往上爬,餐廳居高臨下正對鴿子谷的景緻最叫人驚豔,一進餐廳還來不及坐下,大家忍不住抓了相機就往露台或庭院衝,像小孩似的非拍到高興才願坐好吃飯。  

土耳其的食物不能說難吃,但坦白說有時不太合咱們口味,不是菜太鹹,就是甜點過甜,明明是自助式,食物種類也不少,擺得也講究,可繞了三圈就是不知道要拿什麼,再吃還是那幾樣;不過這家旅館倒聰明,可能因為住客大多是日本與歐美人士與極少數的台灣團,都不是吃重口味的民族,所以廚師把Buffet前菜、主菜做的較清淡,甚至不太加工,大伙兒就自個兒憑味覺添加醬料什麼的,和其他幾個地方的餐食比較,自主性是較高,當然也就順口多;此外,這裡的甜點更是一絕,不僅種類五花八門,看來更是可口,令人馬上把減肥這檔事拋到九霄雲外,忍不住食指大動;喝湯和吃甜點時,我真的可以感受到廚師們對鹽和糖的份量已經相當自制,這對吃慣重口味的他們來說可不簡單啊!  

除了美景、美食,我還極愛旅館內白色系的佈置與員工們一身仿若名家設計的黑白制服,看著他們面帶親切的微笑在大廳、餐廳間穿梭,就好像鋼琴上的黑白鍵正一同跳躍,演奏曼妙的樂章,除了優雅,實在找不到第二個詞來形容UCHISAR KAYA所帶給我的好感。  

酒足飯飽,溜到可愛的B1石造酒吧,喝杯酒、拍幾張照片,心滿意足的漫步回房,不知是不是因為喝酒的關係,外頭13度左右的涼天,房內這會兒卻暖得叫人有些受不了,暖氣機可沒開,一番梳洗後,室內溫度還是居高不下,這才想起洞穴屋最著名的冬暖夏涼沒有空調二個特色,沒空調就沒吧!咱只好打開門窗,那風好像早已在窗外守侯多時,立馬呼嚕呼嚕的鑽進房裡,吹得白紗窗簾在房裡跳舞,說時遲,那時快,溫度驟降,躲回床上,有股在台灣邊開冷氣邊裹厚被睡覺的感覺,叫人大呼過癮!不同的是,這冷氣是天然的,既新鮮又不花錢,也算是一個特殊的體驗吧!盯著液晶電視,沉沉睡去前,忽然想起:洞穴居從避難演變成特色住宿,再加上這些豪華設備,受到後人的大受歡迎,也許是古人們始料未及的。下回來到卡巴德基亞,可別忘了試著當一天豪華洞穴人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瘋・旅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